上海:新型現代警務機制提升超大城市安全能級******
2022年,上海警方共打掉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團伙26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500余名?!∩虾>焦﹫D
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記者李姝徵)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了國際化超大城市的繁華,也是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關鍵。來自第三方的調查顯示,2022年度上海公眾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滿意度兩項數據連續第10年實現“雙提升”。
2022年,上海公安機關以“一平臺、三體系”新型現代警務機制為牽引,持續推進風險隱患清零、精準打擊犯罪、便民政務服務等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推動城市安全向更高水平邁進,為上海在新征程上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保駕護航。
主動除隱患,實現事前預防治理
“老于,最近你店里有沒有一個年輕人來賣電瓶車”“有有,你這里也有嗎”“這么巧,我這里前幾天也來過”……“平安商戶聯盟”微信群內這段聊天內容引起了民警的注意,該群內商戶大多是電動自行車經銷商。金山分局金山衛派出所當即組織警力對該情況開展循線排摸,成功偵破一起連環盜竊電動自行車案件。
上海警方全力優化便民服務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改革舉措?!∩虾>焦﹫D
上海公安機關努力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依托“動態隱患清零”主動防范體系,積極打造特色品牌,通過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平安屋”及“平安商戶聯盟”建設,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平安屋”2100余個、組建“平安商戶聯盟”隊伍270余支,日均參與值守群防群治力量1.2萬余人,延伸了主動發現隱患的觸角。
閔行分局浦錦路派出所人民調解室內,兩位糾紛當事人在民警、調解員和律師的幫助下握手言和,一起因長期漏水引起的鄰里糾紛就此解決。
上海警方在全市范圍推廣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糾紛調解模式,將矛盾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層?!∩虾>焦﹫D
鄰里、家庭等矛盾糾紛潛伏性較強,久而久之可能會引發治安甚至刑事案件。對此,上海公安機關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社區民警“平安建設的組織者”作用,積極發動轄區內群防群治力量共同滾動排摸鄰里、家庭等矛盾糾紛,力爭做到及時主動發現。同時,在全市范圍推廣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糾紛調解模式,將矛盾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層。2022年,共化解矛盾糾紛63萬余起。
武寧南路武定路路口,施工人員正在調整地面車道的標志標線,現場疏導交通的靜安分局交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張穩對記者說道,“近期,我們通過對各重要路口車流的分析研判,重新調整相關路口的交通標志標線,讓居民出行更加安全?!?/p>
道路一旦發生擁堵極易引起交通事故和安全隱患,超大城市的交通擁堵現象一直是全球性的難題。上海公安機關運用“易的PASS”等智能交通分析系統,實時分析比對大車流情況,不斷優化調整道路交通標志標線。通過主動優化各大擁堵路段、路口的交通標志標線,有效緩解了道路通行狀況,極大擠壓了交通隱患滋生的空間。2022年,共優化調整各類交通標志標線780余處,全市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1.2%。
精準打犯罪,保障經濟向穩向好
“世界杯剛剛落下帷幕,在球迷享受精彩賽事的同時,我們對‘賭球’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了專項打擊整治?!敝伟部傟犞伟残袆雨牳敝ш犻L薛文淵介紹,11月中旬以來,上海警方緊盯網絡賭博線索,主動巡查、精準研判各類信息,堅決鏟除賭球窩點、斬斷滲透鏈路、摧毀組織體系,凈化了社會治安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偵破賭球刑事案件26起,查獲涉案賭資13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嚴打網絡賭博犯罪的同時,上海公安機關依托“分類統籌集約”精準打擊整治體系,深入開展“礪劍”系列專項行動,全力攻堅電信網絡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突出違法犯罪,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向穩向好發展。
3名“90”后同租一屋竟申請4根網線,原來是為遠在國外的詐騙分子提供語音通話技術服務......近日,奉賢警方開出了上海自2022年12月1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施行后的行政處罰首單,具有“幫信”違法行為的3名“90”后分別被處以罰款5000元。
電信網絡詐騙之所以如癬疥之疾般難以根除,與其背后龐大黑灰產利益鏈的支撐密不可分。2022年,上海公安機關緊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動向,全鏈條打擊為詐騙分子非法提供通信、網絡技術支撐和非法轉賬洗錢的黑灰產團伙,共打掉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團伙26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500余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率持續上升、發案數持續下降。
當下深受廣大年輕群體喜愛的劇本殺竟也有假貨?近日,上海警方聯合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成功偵破全國首例侵犯劇本殺著作權案,抓獲盜版印刷、網絡分銷、線下門店等全環節犯罪嫌疑人39名,搗毀倉儲、銷售窩點15處,涉案金額達5000余萬元。
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導致危害市場秩序安全和市場主體權益的經濟犯罪日益凸顯。對此,上海公安機關不斷緊密與市文旅局、市版權局等行政部門的合作,強化精準預警、精準打擊、精準處置能力,嚴查嚴打嚴防各類侵犯著作權犯罪。針對此類犯罪跨地域、團伙化的趨勢特點,堅持跨省作戰、深挖嚴打,全力維護一流營商環境。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已偵破侵犯著作權類案件6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0余名,涉案金額17.7億余元。
便民優服務,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這項政策真是太方便了,我們夫妻不用特意請假回老家給兒子報出生了,在上海就可以直接打印兒子的《居民戶口簿》,太感謝了!”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江蘇籍居民周先生,僅用1分鐘就在派出所為自己新出生的兒子成功打印了《居民戶口簿》信息,成為“長三角區域跨省(市)新生兒入戶服務”由“繳舊寄新”到“直接打印”轉變升級后的首位受益群眾。
2022年,上海公安機關全力優化“一口受理、聯動審批、快捷收付、一網通辦”的便民服務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改革舉措。
“現在無犯罪證明可以直接全程在手機上申請、出示,簡直太方便了?!痹谒山志址剿膳沙鏊翱诿窬笇聦W會線上申請的李女士喜笑顏開。
圍繞“足不出戶能辦事,跑路最多只一次”目標,上海公安機關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基礎,推動公安政務服務從線下窗口向網上辦事轉型。以市民群眾最常開具的戶籍證明和有無犯罪記錄證明為例,自上線以來,這兩張證明累計在線開具270余萬張,減少群眾跑動270余萬次。
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可辦能辦”的基礎上向“好辦快辦”目標轉變,上海警方充分發揮公安數據治理應用優勢,牽頭開發了公安電子證照制證和調用系統,全量歸集制作了身份證、戶口簿等63類9500余萬張電子證照,市民群眾可以通過“隨申辦”亮證使用。同時,警方積極拓展電子證照應用場景,先后推出電子證照在賓館住宿、路面交通查驗等場景中的應用。
除了各項便民舉措,上海警方持續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試行“浴場”“賓館”和“網吧”等3個行業“一業一證”改革,探索建立“一證準營”的行業綜合許可制度,將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讓經營者更加堅定扎根上海的決心。(完)
春運開始,回家過年!這份出行指南請查收→******
文/汪俐辰
兔年春節臨近,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今日(7日)正式開啟,至2月15日結束,共40天。
春運工作專班副組長、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介紹,經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
過年倒計時13天,歸鄉心切,春節車票什么時候能買?哪些東西不能帶上火車?能隨身帶酒精消毒嗎?這份出行指南請查收。
除夕火車票7日開售
2023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按照火車票提前15天發售的安排,1月6日可以購買1月20日(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1月7日可以購買1月21日(除夕)的火車票。
購買兒童優惠票與學生優惠票有變化
新版《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關兒童優惠票和學生優惠票的規定發生了變化。
兒童優惠票方面,全國鐵路對兒童優惠票實行車票實名制管理,并以年齡劃分優惠標準。
隨同成年人旅客乘車的兒童,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購買兒童優惠票,年滿14周歲的購買全價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費攜帶一名兒童乘車,兒童年齡按乘車日期計算未滿6周歲且不單獨占用席位,超過一名時,超過人數應當購買兒童優惠票。
學生優惠票方面,鐵路部門一并取消學生優惠票僅限寒暑假購買的限制,學生旅客可在一學年內任意時間購買4次優惠票。
春運什么東西不能帶?
疫情防控期間,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噴劑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返鄉旅客乘坐高鐵、動車、火車時,這些含酒精的消毒用品能通過安檢攜帶上車嗎?
根據國家鐵路局、公安部發布的《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第一條“禁止托運和隨身攜帶的物品”的第四款“易燃易爆物品”中明確將“酒精”列入禁止目錄。旅客在旅途中如有消毒需求,可使用消毒濕巾、消毒棉片等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凝膠屬于“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噴壓力容器日用品”,在安檢中是“限制隨身攜帶的物品”,因此每位旅客限帶1件而且單體容器容積不能超過100毫升。
除此之外,中國鐵路提示,以下物品攜帶時要注意:
(一)魚、蝦、蟹、貝、軟體類水產動物
作為食品且經封閉箱體包裝的魚、蝦、蟹、貝、軟體類水產動物可以隨身攜帶。
注意:除了導盲犬,任何活體動物,不論體型大小,都不能帶進車廂。寵物狗、寵物貓、烏龜、倉鼠、金魚等均不可以攜帶進站乘車。
(二)酒類
包裝密封完好、標志清晰且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4%、小于或者等于70%的酒類飲品累計不超過3000毫升。
注意:散裝類酒水(如散裝白酒、自制米酒)不能通過安檢進站上車。
(三)火柴、打火機
每名旅客只能隨身攜帶安全火柴不超過2小盒,普通打火機不超過2個。
注意:打火機油是禁止攜帶的。動車組列車全列禁煙,請勿在車廂任何處所吸煙,電子煙也不可以。
春運如何出行更安全?
徐成光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復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
為更好地服務公眾平安健康出行,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特別向乘客、營運駕駛人員、自駕人員等發出了“平安健康包”——《2023年春運平安健康出行服務指引》。這份安全提示,一起了解下。
個人出行
(一)疫情流行期間減少聚集性活動,加強個人防護。
(二)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感染后或者發熱等癥狀未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合理選擇出行方式和出行時間,理性錯峰避峰出行,盡量減少聚集,降低感染風險。
(四)進出站、購票、安檢、候乘、登乘、換乘期間盡量保持人際距離、減少聚集。
(五)倡導優先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小程序等方式購票,優先采用手機、掃碼等手段支付。
(六)自覺抵制超員、超載、非法營運等行為,不乘坐農用車、貨車。
自駕出行
1月21日至27日,共放假7天,高速公路實行免費通行政策。
(一)出行前: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未排除感染風險前或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倡導暫緩出行。疫情流行期間或疫情嚴重時,不建議老年人、孕婦和兒童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進行長途旅行。
(二)物品準備:根據出行距離和天氣情況,提前準備必要的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并隨車攜帶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等個人證件。慢性基礎病患者根據需要隨身攜帶對癥藥品。
(三)出行途中:做好全過程健康防護,加強車輛通風消毒,保持合理人際距離,做好手衛生。在服務區下車休息時,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減少逗留時間;到餐飲區就餐時進行手消毒,盡量保持人際距離,不能滿足間隔用餐條件時,倡導打包至室外用餐。在收費站通過人工窗口繳費時,戴好口罩。
營運駕駛人員
(一)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規律和充足睡眠。工作之外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場所,減少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倡導“兩點一線”生活方式。
(二)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報告單位,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有發熱等癥狀或感染后不滿7天的,不建議上崗。
(三)做好車輛船舶衛生管理,出現乘客嘔吐時及時清潔處理。車輛進入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時,及時開窗通風換氣??瓦\車船在行駛過程中,使用空調外循環模式;具備條件的車船,每趟次運營結束后全面開窗通風。
綜編自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央視新聞、新華社、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