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沙窩窩再響“創新經”******
【走進創新型縣(市)】
最近,鹽池成了寧夏的“明星縣”——作為自治區唯一被科技部認定的全國首批創新型試點縣(市),順利通過驗收。
“西北門戶,關中要沖”,說的就是鹽池。這里地處陜、甘、寧、蒙4省區交界處,曾是游牧與農耕文化的碰撞之地。兼容并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由此而生。
近年來,鹽池縣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以科技支撐民生改善為主線,讓這一精神有了星火燎原之勢。
在縣委書記王海寧看來,他們的秘籍就是下好體系建設“先手棋”、亮出生態立縣“綠色牌”、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穩中有進、進中趨優的同時,也讓創新成果全民共享。
營造生態 激發創新活力
每到周末,鹽池縣奮林農畜交易中心的熱鬧總是最早劃破黎明,周邊養殖戶都到這里交易灘羊。
誰也想不到,它的創辦人、科技特派員強奮林曾經是個放羊娃。從只有3間羊棚的羊場到畜牧養殖和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園區,強奮林生意越做越大,還在羊圈里搞起了“互聯網+”。目前中心灘羊總交易額達2600萬元,帶動農民增收600余萬元。
作為“中國灘羊之鄉”,鹽池縣2021年灘羊飼養量達322.7萬只,羊肉產量2.86萬噸,規?;B殖比例70%,農民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于灘羊養殖。
“都說我膽子大、腦子活,我覺得跟全縣整體氛圍關系很大?!睆妸^林笑道。
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于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鹽池縣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研究出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連續8年修訂“創新驅動28條”等政策,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在政府,我們是個‘特殊存在’?!丙}池縣科技局局長屈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縣四套班子分別成立了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專班。扁平化的創新體系,讓創新政策和機制“一竿子插到底”,有效推動了科技管理和地方特色基礎研究及示范推廣。
舉一綱而萬目張。在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的撬動下,鹽池縣財政研發經費投入保持30%的年增長率,累計發放“寧科貸”2480萬元、貸款貼息300余萬元,兌現企業創新驅動獎補資金2.6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增長率達30%以上。
三鏈融合 孕育發展偉力
要發展,更要高質量發展。鹽池縣緊盯創新主體不放松,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
2020年10月,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放出一個“大衛星”——在國內首次實現BOG制取液氦產品示范運行,為解決國家戰略氦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有力借鑒。
“這是我們與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的碩果?!痹摴靖笨偨浝沓e表示。
東部的智慧,西部的激情,在這片土地上交織、升騰。
近年來,鹽池縣不斷深化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加強與中科院、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合作,研發推廣一批支撐灘羊、黃花菜、化工能源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最讓當地人驕傲的灘羊產業,建起了全產業鏈現代農業體系,四登“國宴”餐桌。
如今,鹽池縣累計培育科技型企業89家,建成灘羊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13個,合作實施科技項目45個,輸出創新技術40項,技術合同成交1.56億元。
這個山區小縣深諳為創新“儲值”的道理。
鹽池縣竭力打造引智育才“策源地”,已建立產學研科教示范基地10個,吸引30余名專家落腳或兼職;開展“百名專家基層服務行”工作,灘羊、牧草、生態建設、中藥材4家自治區級專家團隊扎根;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300余人,實施鄉村振興科技人才項目84個,培訓農民3萬余人次。
人才鏈和創新鏈、產業鏈相互融合,孕育出更加磅礴之力,在寧夏東部崛起一個創新高地。
改善民生 彰顯科技魅力
科技為民、創新利民。亮出民生底色的地方,才有真的幸福。
在鹽池縣,科技創新不是一個個生硬的數字,縣委政府將改善民生作為它的重要方向,融入了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
創新是推開窗就映入眼簾的那一抹綠。
曾經“風吹沙子跑,抬腳不見蹤”的鹽池縣,通過集聚科研院所力量實施一批生態工程,到2021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28.07%和58.45%,200多萬畝嚴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100畝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成為毛烏素沙地治理全國樣板。
創新是在家就能享優質醫療的那根線。
通過遠程交流,花馬池鎮長城村村民陳曉露與縣中醫院專家確定了治療方案,這種便捷的看病方式讓她欣喜。近10年,鹽池縣85%以上的財力用于改善民生,縣域就診率達到95.8%,基層門診率達到58.99%,實現了“檢查在基層,診斷在縣級”的目標,醫改經驗全國推廣。
在這里,創新還是全區率先推進“互聯網+教育”;是治安和交通領域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是建立智慧扶貧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在全國創造金融扶貧“鹽池模式”……
一件接著一件干,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繪到底。鹽池縣每年實施的民生項目,從幾十項增到了百余項。
截至2021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2.98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大關,人均GDP達到10.23萬元,超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光是國家級榮譽就捧回87項。
“為了增進民生福祉,科技創新、縣域創新這條路,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蓖鹾幷f。(本報記者 王迎霞)
這個假期,年輕人為何喜歡“躺平式旅游”******
明明是外出旅游,陳旺和她的朋友卻拒絕打卡網紅景點,非常默契地一起在民宿點外賣,投屏看脫口秀;明明去了熱門旅游城市過春節,張悅一家卻選擇住在偏僻的地方,每天睡到自然醒,只偶爾去沙灘上散步放煙花;明明是星級度假游,寧楓卻特意避開熱門城市,去小縣城體驗五星級服務。
相比以往攻略詳細、準備充足的“打雞血式旅游”,這屆年輕人開始了“躺平式旅游”,他們不再擠破頭打卡網紅景點,拍全是“后腦勺”的游客風景照,跟隨必吃榜在餐廳門口排長隊。輕松、陪伴、享受成為“躺平式旅游”的關鍵詞。
不做規劃,就像體驗“人生試用裝”一樣
廈門大學的陳旺喜歡周末節假日跟朋友們周邊游,不同的是,他們的旅行從來不做規劃,說走就走。陳旺說,“如果感覺最近比較累,我們就會商量著提前把這周作業做完,利用周末時間出去放松一下,自駕或是坐車都很隨意,也很少提前做規劃”。
出去游玩,他們往往主動避開網紅打卡點,選擇比較小眾的景點。他們會一時興起去坐摩天輪,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遇到當地的特色小吃就買來嘗嘗。
雖然游玩景點很消極,但他們在民宿里卻玩得很開心?!八阶匀恍?,點外賣,一起投屏看脫口秀幾乎是我們固定不變的項目?!标愅f,“有一次外面下雨,大家都起得很晚,我們就去樓下超市買了些螺螄粉自己煮來吃。女生甚至還給男生搞起了美妝試驗,一直玩到天黑雨停了才出門。出去以后我們也沒有目的地,索性就席地而坐聊天到深夜”。
大家一起去東山島旅行,沒出發前,因為手頭還有一些事情沒有處理,陳旺幾次三番想要放棄?!罢?的來到東山島后,在大海邊會覺得這趟真值。我會放松下來,變得很松弛?!标愅f,“給旅行做減法,不為旅行賦予太多意義,會更容易享受旅行本身”。
也許生活就需要緊緊松松再緊緊再松松,“如何規劃旅行取決于你對旅行抱有什么樣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就是來放松,所以我們會睡到自然醒,把平常沒有睡的覺都補回來,睡好了再去玩。享受當下才會更有動力、更有能量去面對未來”。
陳旺和她的朋友們將自己的旅行定義為“人生試用裝”,“就像化妝品的試用裝、小樣一樣,這樣輕松自在的旅行是我們人生的‘小樣’。偶爾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去放空自己,過舒服的日子”。
鬧中取靜,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
春節期間,新婚不久的張悅和老公帶著雙方父母自駕兩千多公里來到海南過年。舟車勞頓后,他們決定調整旅行方案,開啟“海南躺平游”。
遠離人群,他們選擇住在一處偏僻的鄉村民宿。正是這樣臨時的決定,讓全家意外地度過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春節假期。
張悅形容一家人在一起“非常安逸”,“我們住的地方比較偏僻,有一種避世的感覺。大家每天都沒什么規劃,隨遇而安。早上睡醒之后一起吃早飯,用艾灸泡泡腳,中午在院子里吃火鍋,下午可以出去體驗農家樂或是全家人圍在電視機前追劇,晚上就去海邊散步或是一塊打撲克牌,偶爾還會放煙花”。
張悅說今年春節少了些走親訪友的過年氣氛,卻多了許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這樣的旅行方式跟我們在家時是不一樣的,以往春節大家都是各忙各的聚會,在這里我們可以為了一餐飯一大早去買菜,花很多時間一起做飯、洗碗。全家人一起說說笑笑,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
“我之前是一個非常有旅游精神的人,出去旅游一定要打卡當地最著名的景點,吃特色小吃,把能體驗的都體驗一遍”。但這次的“海南躺平游”改變了張悅的想法,“其實工作也好,掙錢也好,我都是想有更多時間,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帶家人一起品味美食、體驗風景。前提是要跟家人舒適、安逸地在一起,這樣的風景才更有意義”。
品美食看日落,將舒適度擺在第一位
與張悅“鬧中取靜”的旅游思維不同,寧楓和女朋友選擇去小縣城住五星級酒店,“一晚500多元的價格在北京只能住普通酒店,但是在縣城我們可以享受五星級酒店的硬件設施和服務,我覺得很值”。
旅游期間,寧楓和女朋友幾乎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待在酒店。酒店里有酒吧、餐吧、游泳池,甚至還有健身房、桑拿房、電競區,“光是體驗這些項目,我們就已經玩不過來了”。
偶爾寧楓也會跟女朋友在縣城轉轉,“縣城節奏很慢,我們會找些蒼蠅館子品嘗最地道的當地美食,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一起看日落,或是一起去海邊蹚水。歲月靜好不過如此吧”。
近年來,像寧楓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的旅行不再是為了看更多的風景,而是將舒適度、體驗感擺在第一位。為了迎合這些年輕人的需求,酒店也開始積極探索,比如江南主題酒店,以江南文化為特色,讓游客不出酒店沉浸式體驗江南文化;睡眠主題酒店,抓住都市人工作壓力大、睡眠質量差,假期只想好好睡一覺的訴求,利用各類“科技狠活”助眠。
假期結束后,寧楓說,“我們已迫不及待在尋找下一個縣城五星級酒店了”。
“躺平式旅游”看似佛系卻并不擺爛,這屆年輕人拒絕被傳統旅游觀綁架,他們用這種新興旅游方式表達自己對于旅行的看法。
陳旺說,“這種放松式的旅游對我們來說是一種低成本的消遣,包括情緒上的低成本,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快樂”。
張悅說,“旅行的意義就在于與重要的人一起,記錄沿途的點點滴滴,去哪里、做什么反而是無所謂的”。
寧楓說,“游歷名山大川固然是好,但我更喜歡慢下來,在忙碌的生活里喘口氣,感受歲月靜好,這才是旅行的真諦”。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譚思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